文章摘要:马上,又是一年中高考季,在中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,那就是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很多家长因此认为孩子只有考上重点高中、重点大学,以后才会有好出路,才能功成名就。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去压迫孩子学习,这在无形中也给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徒增了不少
马上,又是一年中高考季,在中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,那就是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。很多家长因此认为孩子只有考上重点高中、重点大学,以后才会有好出路,才能功成名就。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去压迫孩子学习,这在无形中也给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徒增了不少压力。面对枯燥的课本知识,他们越来越提不起兴趣,学习成绩也是越来越不理想。
我们都知道一句话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,才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,记忆力才会持久而准确,思维敏锐而丰富,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。
这让小编想起了前段时间一则热搜新闻
看了这个故事,不免又引起了许多人的探讨,而对此网友们的评论也尤为精彩。
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性。有的孩子,是有学习天赋的,就是我们家长口中,是那块学习的料。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确实不善学习,他们往往成绩不佳。在学习过程中有学习困难,其实孩子自己也很无奈,孩子自己也很着急。这时候,家长不应该进行批评打压,这反而会让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找不到自信,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。
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,“人各有所,各有所短”,不善解题不代表不善动手。像文中的小胖虽然学习成绩不出色,但他对烹饪有浓厚的兴趣且有天赋。所以家长应该降低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值,因势利导,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,给他创造学习机会,发挥他的长处,激发潜能。
文中的家长,为什么反对孩子研究厨艺呢?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面,只有读一个好的大学,才能拥有一个好的未来,他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,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孩子的命运。
如今社会已经进入“大分工”时代,知识分子和技能人才对社会产生的贡献已不分高低,我们需要高科技研究人员,也需要有技术的大国工匠。在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中明确指出,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,具有同等重要地位。在职业教育日益发达的今天,成才之路已越来越宽。学一门技术也可以收获美好未来。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讲述职业教育时曾指出:“如果你这个技能很好,你还要去上一般的大学,就违背你自己这个成长发展路径”。
成才的道路那么多
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
如果你对学厨情有独钟
就来哈尔滨新东方烹饪学校吧
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同龄人和你一起
用自己的天赋
用自己的努力逐梦未来。